中央银行进行外汇的操作目标是什么

2024-05-18 15:23

1. 中央银行进行外汇的操作目标是什么

  中央银行的外汇操作目标是
  1、调控货币供应量,控制市场流通货币的总量;
  2、对市场汇率进行干预,实现国家的经济政策,特别是外贸政策;
  3、控制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管理机构、外汇平准基金及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包括外国货币、外币存款、外币有价证券(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等)、外币支付凭证(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

中央银行进行外汇的操作目标是什么

2. 外汇市场的参与者与运行过程怎么样?中央银行进行外汇操作的目标有哪些?

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和过程,
1.外汇银行
外汇银行是外汇交易市场的主体。包括专营或兼营外汇业务的本国商业银行和其他银行,外国银行设在本国的分支行、其他办理外业务的金融机构。在外汇市场上,外汇银行既是外汇交易的中介机构,也是外汇市场上的主要供求者。
2.外汇经纪人
外汇经纪人(Foreign Exchange Broker)是指专门从事介绍成交或代客买卖外汇,从中收取手续费的公司或兑换商。他们熟知外汇供求情况,利用娴熟的外汇交易技巧和现代通讯工具,促使多种多样的外汇供求者找到合适的交易对手和合适的交易价格成交。由于外汇经纪人往往从事数额较大的外汇买卖,他们与外汇银行的交往最密切。既有用自己的资金参与外汇中介买卖的外汇经纪人,也有仅以收取佣金为目的的外汇经纪人。
3.外汇实际供求者
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微观经济主体、投资者、投机者、旅游者和留学、移民等都是外汇实际供求者。外汇银行和中央银行也是外汇实际供求者。外汇需求主要包括:①购买外国商品;②购买外国服务;③外国人将在当地直接投资获得的利润和间接投资获得的利息汇回本国;④本国对外国的单方面转移;⑤本国企业向外国进行长期投资或短期贷款;⑥本国政府增加外汇储备。外汇供给主要包括:①本国商品出口,获得以外币表示的债权;②本国服务出口;③本国人将在外国投资所获得的股息和利息汇回;④外国对本国的单方面转移;⑤外国企业向本国进行长期投资或短期贷款;⑥本国政府减少外汇储备资产。
4.中央银行
作为国家的银行的中央银行,一方面行使着国际储备管理的职能,代理本国的官方外汇储备,成为一般的外汇市场供求者,另一方面,中央银行为稳定汇率,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货币政策,成为外汇市场的监督者、干预者和操纵者。也有些国家由政府主管机构充当外汇市场干预者和操纵者。

中央银行是外汇市场上另一个重要的参与者,因为各国的中央银行都持有相当数量的外汇余额作为国际储备的重要构成部分。但中央银行参与外汇市场的目的不是获利,而是通过制定和颁布一系列条例和法令来维持外汇市场的交易秩序;通过买进或抛出某种国际性货币的方式来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便能把本国货币的汇率稳定在所希望的水平上或幅度内,从而实现本国货币金融政策的意图。因此,中央银行不但是外汇市场的参与者,而且是外汇市场的操纵者。

3. 中央银行为什么要干预外汇市场,它一般采取什么方式干预

  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手段与效益
  关于什么是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有一个较为正式的定义。80年代初,美元对所有欧洲国家的货币汇率都呈升势,围绕着工业国家要不要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1982年6月的凡尔赛工业国家高峰会议决定成立一个由官方经济学家组成的外汇干预工作小组,专门研究外汇市场干预问题。1983年,该小组发表了工作组报告(又称杰根森报告),其中对干预外汇市场的狭义定义是: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上的任何外汇买卖,以影响本国货币的汇率,其途径可以是用外汇储备、中央银行之间凋拨,或官方借贷等。其实,要真正认清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实质和效果,还必须认清这种干预对该国货币供应及政策的影响。因此,在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手段上,可以分为不改变现有货币政策的干预(stehlized intervention,又称消毒的干预)和改变现有货币政策的干预(nonsterilized intervention,又称不消毒的干预)。所谓不改变政策的干预是指中央银行认为外汇价格的剧烈波动或偏离长期均衡是一种短期现象,希望在不改变现有货币供应量的条件下,改变现有的外汇价格。换言之,一般认为利率变化是汇率变化的关键,而中央银行试图不改变国内的利率而改坐本国货币的汇率。中央银行在进行这种干预时可采取双管齐下的手段:
  (1)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外汇时,同时在国内债券市场上卖出或买进债券,从而使汇率变而利率不变化。例如,外汇市场上美元对日元的汇价大幅度下跌,日本中央根行想采取支持美元的政策,它可以在外汇市场上买美元抛日元。由于大量买进美元抛出日元,美元成为它的储备货币,而市场上日元流量增加,使日本货币供应量上升,而利率呈下降趋势。为了抵消外汇买卖对国内利率的影响,日本中央银行可在国内债券市场上抛债券,使市场上的日元流通量减少,利率下降的趋势因此而抵消。需要指出的是,国内债券和国际债券的相互替代性越差,中央银行不改变政策的干预就越有效果,否则就没有效果。
  (2)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通过查询汇率变化情况、发表声明等,影响汇率的变化,达到干预的效果,它被称为干预外汇市场的信号效应。中央银行这样做是希望外汇市场能得到这样的信号: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将要发生变化,或者说预期中的汇率将有变化等等。一般来说,外汇市场在初次接受这些信号后总会作出反应。但是,如果中央银行经常靠信号效应来干预市场,而这些信号又不全是直的,就会在市场上起到狼来了的效果。
  所消改变政策的外汇市场干预实际上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一种转变,它是指中央银行指接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而听任国内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朝有利于达到干预目标的力向变化。例如,如果马克在外汇市场上不断贬值,德国中央银行为了支持马克的汇价,它可在市场上抛外汇买马克,由于马克流通减少,德国货币供应下降,利率呈上升趋势,人们就愿意在外汇市场多保留马克,使马克的汇价上升。这种干预方式一般来说非常有效,代价是国内既定的货币政策会受到影响,是中央银行看到本国货币的汇率长期偏离均衡价格时才愿意采取的。
  判断中央银行的干预是否有效,并不是看中央银行干预的次数多少和所用的金额大小。从中央银行干预外汇的历史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第一,如果外汇市场异常剧烈的波动是因为信息效益差、突发事件、人为投机等因素引起的,而出于这些因素对外汇行市的扭曲经常是短期的,那么,中央根行的干预会十分有效,或者说,中央银行的直接干预至少可能使这种短期的扭曲提前结束。
  第二,如果一国货币的汇率长期偏高偏低是由该国的宏观经济水平、利率和政府货币政策决定的,那么,中央银行的干预从长期来看是无效的。而中央银行之所以坚持进行干预,主要是可能达到以下两个目的:首先,中央银行的干预可缓和本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跌势或升势,这样可避免外汇市场的剧烈波动对国内宏观经济发展的过分冲击。其次,中央银行的干预在短期内常常会有明显的效果。其原因是外汇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这种突然出现的政府干预。这给中央跟行一定的时间来重新考虑其货币政策或外汇政策,从而作出适当的调整

中央银行为什么要干预外汇市场,它一般采取什么方式干预

4. 解释中央银行外汇操作

中央银行不是商业银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其目的是为了保持汇率的稳定。形象地说央行是国民财富的守护者,国际游资就是群狼,央行为了防止国民财富被群狼窃取,只有扎紧自己的篱笆,而外汇储备是守护者手中的一个大棒。
如果本币汇率跌,就用外汇吃进本币空单,如果本币汇率升,就吃进本币多单。
吃本币空单,也就是不断地用用外汇储备(如美元)来换人民币
吃本币多单,也就是不断的用人民币来换外汇储备(如美元),换成的美元之类就成了央行外汇占款。如果外汇占款太多,那就会削弱央行的宏观调控能力,因为在市场上多发的钱是属于外汇兑换而来,并不是央行根据经济运行情况自主增发的货币,这些钱又被称为热钱,热钱太多当然会削弱央行管控经济的能力。1998年东南亚经济危机就是因为热钱太多,同时国家外汇储备又太少而引发的。
本币汇率跌意味着国民财富缩水,现在的俄罗斯就是这样,暴跌更是不能允许的;本币汇率升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增加,工业发展,经济发展,如果爆升只能说明国际游资太多,央行也是要出手的。最好的汇率情况是稳定中提高。这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也是央行在不断追求的目标。
纯手写,望采纳,加入figurefinance,一块讨论。

5.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论述中央银行如何运用传统三大货币政策工具调节经济

货币政策目标是一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采取的货币政策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
包括:经济增长、价格水平稳定、充分就业、利率稳定、汇率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尽管央行不能直接带来这些目的,却能针对它可以影响的变量制定不同的政策。货币政策的诸多目标之间常常有冲突,政策可以达到一个目标,但却也使另一个目标变得更加难以实现。
在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在实际中有两种主张,一种是单一目标,以稳定币值作为首要的基本目标;另一种是双重目标,即稳定货币和发展经济兼顾。
从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历史演变中来看,无论是单一目标、双重目标或多重目标,都不能脱离当时的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当时所面临的最突出的基本矛盾。但货币政策要保持足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目标不能偏颇和多变。
此条答案由有钱花提供,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原百度金融)旗下的信贷服务品牌,靠谱利率低,手机端点击下方马上测额,最高可借额度20万。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论述中央银行如何运用传统三大货币政策工具调节经济

6. 在下列控制经济中货币总量的各个手段中,中央银行不能完全自主操作的是 A公开市场业务B再贴现政策

A 公开市场业务主要是债券发行与赎回,中央银行完全自主操作;
B 再贴现利率由央行定,属于自主操作;
C 信贷的具体执行由银行进行操作,央行只能通过ABD等各项政策间接控制,不能完全自主操作;
D 准备金率由央行定,属于自主操作。

综上,选C。

楼上回答不正确,再贴现是普通银行将手中的企业债券抵押给中央银行获取现金,但是要支付利息,也就是再贴现率,这是央行自主定的。

7. 在下列控制经济中货币总量的各个手段中,中央银行不能完全自主操作的是: ( ) A. 公开市场业务 B. 再贴现

信贷的具体执行由银行进行操作,央行只能通过各项政策间接控制,不能完全自主操作;对于信贷规模的控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准备金率、政策引导、窗口指导等方式来引导商业银行对贷款规模的发放,但是具体决定权还是在商业银行手中,决定多放、少放或者不放。拓展资料一.宏观财政政策是根据凯恩斯经济学的收入均衡分析进行需求管理所运用的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部分。包括财政收入政策(主要是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主要是政府的公共工程支出、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政府对居民户的各种转移支付等)。根据凯恩斯经济学的原理,政府税收对于国民收入是 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税收可缩小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减少税收可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政府支出对于国民收入是一种扩张性力量,增加政府支出可直接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减少政府支出可缩小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二.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可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 (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增加国债、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财政赤字来实现: (2)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 (3)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三.宏观调控主要目标是维持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增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有效的经济调节手段,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体现在能够影响总供给与总需求的规模和结构,达到总量与结构的平衡。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财政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相互关系,充分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作用,履行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

在下列控制经济中货币总量的各个手段中,中央银行不能完全自主操作的是: ( ) A. 公开市场业务 B. 再贴现

8. 根据我国目前主要的经济形势,中央银行应该采用哪些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控?

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存款准备制度,再贴政策,公开市场业务。这三种货币政策工具也称为普通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央行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和紧缩产生全面或一般影响的手段,这是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它们主要在总量上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规模。
 央行可以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商业银行面临资金不足时,可以用手中的票据向央行再贴现,实际上是向央行申请的一种再贷款。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支付的利息比率称为再贴现率。 

在经济低迷时期,扩张货币政策应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降低贴现率,减少存款准备金率,包括增加货币供应,促进利率下调,促进投资,减少储蓄,以缓解萧条状况。当一个国家的经济经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将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此时如果采用存款准备金政策,就要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相反,实施扩张货币政策时,应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扩展数据: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这会影响货币供应。通过央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率及经济内信用供给程度,间接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理想平衡的一系列措施。在经济低迷时期,央行采取措施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促进投资和净出口,增加总需求,扩张货币政策。相反,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过高时,央行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利率、抑制投资、抑制消费、减少总产量或增速放缓,将物价水平调整到合理水平,这被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央行在金融市场公开买卖有价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债)来调节货币供应的一种政策性行为。经济过热时,央行通过金融市场出售有价证券,收回货币,起到减少货币供应量、向经济收缩的作用。在经济低迷时期,央行通过金融市场购买有价证券,将货币投入市场,增加货币量,对经济起到扩张作用。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有一个转移机制和一定的时间来实现最终目标。总则:央行使用政策工具到操作目标,再到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

也就是说,央行通过货币工具政策的操作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活动,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最终影响国民经济的宏观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