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荒"的原因中--直接挤压同业拆借额度 怎么解释?

2024-05-16 21:20

1. "钱荒"的原因中--直接挤压同业拆借额度 怎么解释?

是的。因为各家银行都想从别家银行那里拆借资金而不再愿意拆借给别人,导致资金短缺。

"钱荒"的原因中--直接挤压同业拆借额度 怎么解释?

2. 中国最近两年常出现钱荒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有四点:
第一、 资金外流。
美联储近来一直以各种不同的口径向市场吹风:“量化宽松政策将逐步退出”。加上美国经济复苏数据的日益走强,美国对全世界资本的吸引力增强,造成新兴国家资金外流。中国也不例外,今年上半年,我国银行结售汇余额逐月下降(2月份由于季节性因素除外),从2012年12月的509亿美元下降到5月份的104亿美元。

第二、国家外汇管理局2013年5月5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在6月底实施,迫于外币纳入贷存比考核的压力,一些银行可能已经提前开始买入美元补充外汇头寸,以求达到监管标准,这是这一段时间美元买盘力量增大的主要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银行间资金面紧张状况。同时,20号文还强调了“对进出口企业货物贸易外汇收支的分类管理”,这实际上是监管层在严查虚假贸易,使得国际热钱流入大幅减少,5月份以来外汇占款增长进一步大幅下降。

第三、2013年以来,随着杠杆率的不断放大,商业银行的人民币超额备付金在逐渐下降,3月末超额备付金率从去年年底的3.51%降至2.58%,二季度,超储率继续下降,业内人士估计已经降到1.5%左右,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边际承受力也因此大为下降。

第四、2013年6月底之前,银监会将针对8号文的落实情况展开检查,迫使银行将表外非标资产转移至表内同业资产,直接挤压同业拆借额度。

3. 资至是什么意思

资质释义:
人的天质、气质。包括能力、智力
资质[拼音]    [zī zhì]

资至是什么意思

4. 非标资产都去哪儿了

自管理层开始治理银行理财产品以来,非标资产逐渐由表外的理财项下回流至表内,分别进入同业资产中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项,以及应收款项类投资项中。

5. 为什么要对非标资产进行监管

非标资产的全名为“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
标准化的融资渠道,如银行贷款等,均是在一种相对明确、规范与公平的机制保护下进行的投融资过程,非标产品则是绕过银行或债券审批管理部门,通过某个非标准化的载体,从而将投融资双方衔接起来。

扩展资料商业银行应实现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的对应,每个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单独管理指对每个理财产品进行独立的投资管理;
单独建账指为每个理财产品建立投资明细账,确保投资资产逐项清晰明确;单独核算指对每个理财产品单独进行会计账务处理,确保每个理财产品都有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非标准化债权资产

为什么要对非标资产进行监管

6. 什么是银行表内非标业务

没这词。我们的非标业务说的是除传统的表内资产业务和表外授信业务外的表表外业务,主要包括各类结构化融资和理财产品,主要借助金融同业产品设计和交易渠道,代付渠道,委贷渠道等将政策限制业务出表而形成,目的就是节约资本,规避信贷调控,提升存款。形式非常多样。表内不在贷款科目反应,而在金融资产或同业资产科目下反应,抽屉类和假丙方仅体现在负债业务的增加。

7. 如何监管这个移动靶

  注: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近期,在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第57期双周内部研讨会上,CF40特邀成员、银监会研究局副局长张晓朴就“同业业务与金融不稳定:传导机理与风险监管”发表了主题演讲。
  
  摘要:同业业务有可能成为中国金融业发展历史中一个重要的案例,它给中国金融生态和金融结构的演进带来了一定冲击。本文从同业业务的基本概念与发展过程谈起,分析了同业业务影响金融稳定的六方面微观风险和六方面宏观传导机制(可以概括为“Calico机制”)。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同业业务监管的重点是回归已有的审慎监管框架。从根本上看,同业业务的有效治理有赖于三根支柱:改革放权、整肃规范、调整激励。
  
  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发展是当前我国金融业发展改革监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梳理了同业业务是如何引致金融不稳定的,存在哪些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同业业务风险管理和监管提出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同业业务的基本概念与发展
  
  过去两年多来,银行监管部门在同业业务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风险管理上有一个概念叫剩余风险,它等于固有风险减去风险管理和缓释。由于我们的风险管理和风险缓释能力在不断进步,因此,近一段时间我国同业业务的剩余风险总体上应当是在趋于下降。但我们现在仍然还处在同业业务的发展进程中,同业业务究竟会如何演进也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从历史的角度看,同业业务很可能会成为中国金融业发展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案例。有一种观点认为,同业业务改变了中国金融生态和金融结构,这有待于进一步讨论和论证。但不可否认的是,同业业务的快速发展确实给中国金融生态和金融结构的演进带来了冲击。
  
  特别值得思考的一点是,我们的金融体系如何孕育出了这类较为特殊的业务,如何从市场发展阶段、金融抑制、金融监管、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作出解释?这些问题需要深入、更基础性的思考。
  
  同业业务和非标资产定义大家都很清楚了。根据2014年5月一行三会“127号文”,同业业务是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金融机构之间开展的以投融资为核心的各项业务,主要业务类型包括:同业拆借、同业存款、同业借款、同业代付、买入返售(卖出回购)等同业融资业务和同业投资业务。
  
  而根据2013年3月银监会出台的“8号文”,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券、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型融资等。
  
  同业业务原本是商业银行的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主要承担司库的职能,负责银行间资金头寸的划拨;但是,当同业业务承担银行的盈利职能时,银行倾向于加高杠杆。很多非标资产本质上也相当于给企业发放贷款,只是在引入过桥企业、过桥金融机构后,这类资产通常处理在同业买入返售资产、应收款项类投资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会计科目,而不计入贷款科目,从而避开了监管。
  
  同业业务、通道类业务和非标资产是常见的三个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呢?可以通过下面的关系图来展示。
  
  同业业务首先应该是金融机构表内的业务,从会计核算来讲,同业资产主要反映在银行资产方的四个会计科目中,第一是存放同业,第二是拆出资金,第三是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第四是应收款项类投资。当然,一些表外资产,比如理财,也会由通道形式对接非标资产。银行为了开展和扩张同业业务,会选择一些通道或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特殊目的公司),例如信托、券商和其他银行等进行对接。通过这些SPV,资金最终投到了非标资产上,包括信托受益权、票据、票据类信托、承兑汇票等。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逻辑关系,它们中的一部分组合起来共同构成了大家常说的影子银行体系,组合起来完成了一个影子银行的功能。从同业创新的此起彼伏也可以看出,市场在跟监管赛跑。

如何监管这个移动靶